-
均分78,雅思5.5,录取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应用统计学士
Zhou同学,杭州第四中学,均分78,雅思5.5,录取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应用统计学士。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医学、理学、工程学最为卓着。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最具领先的大学之一。这和它成为世界级一流高等学府的远景目标相一致。从录取难度、社会声誉、学校地位等角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大马国内公认的排名第二的老牌名校。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本科申请条件
-学生完成初中与高中学习
-拥有高中毕业证书
-拥有相关领域的专科专业
-雅思5级或以上(因专业而异)
-通过校方面试(特定专业)
-
更新!澳洲多所高校调整2024年研究生入学要求!
近日,澳洲部分院校调整了2024年入学的录取政策,打算申请澳洲硕士的同学们要注意啦~具体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昆士兰大学
由于课程安排,2024年的Master of Nursing Studies不再接受任何新申请,请大家参考以下安排:
1.未拿到offer的学生:建议考虑转换课程或者延期到下一学年;
2.已拿到offer的学生:请等待进一步指示才可以接受录取;
3.已付费但未拿到CoE的学生:请耐心等待admission进一步指示;
4.已拿到CoE的学生:不受影响。
蒙纳士大学
自2024年第一学期起,蒙纳士大学工程学院以下专业调整最低学术成绩,由原来的均分80更改为均分75:
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职业工程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2024入学以下专业调整录取要求:
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
录取要求上涨至985/211院校申请人均分72%,双非院校申请人均分80%。
法学博士(Juris Doctor)
录取要求上涨至985/211院校申请人均分76%,双非院校申请人均分84%。
注意:
1.已经递交申请还没拿到offer的申请人,学校将会按照新的申请要求审核,对于受此影响导致不符合新录取要求的学生,学校会自动退还申请费。
2.已经拿到conditional offer或者unconditional offer的申请人不受影响;
3.已经package UEEC课程的学生,不受录取更新变化影响。
澳洲研究生特点
自2023年7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将在原有的签证基础上,获得额外两年的工作权利。申请工签时,不需要学生找到雇主。
特定领域的本科毕业生:PSW时长从2年提高至4年;
特定领域的硕士毕业生:PSW时长从3年提高至5年;
所有领域的博士毕业生:PSW时长从4年提高至6年。
在偏远地区毕业的学生,还能根据地区偏远程度申请到额外的1-2年工作签证延长:
在二类(Category 2)偏远地区读书可以额外获得1年工签续签;
在三类(Category 3)偏远地区读书可以额外获得2年工签续签。
对留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澳洲。
澳洲多数高校的多数专业针对不同背景经历的学生,设置时间较为弹性的学制。
比如,本科专业与申请专业相关且有相关实践经历的同学,发的offer中学位修读时间就会较快(多为1年),而转专业、无工作实习经验同学收到的offer所需就读时间则会视情况延长0.5-1.5年。
换句话说,如果本科课程或经历上存在不足,在读澳洲硕士时就要花更长时间弥补以完成学业。
澳洲院校一般都有2-3次开学季,并且允许学生提前申请(只要有5个学期的成绩单即可),截止时间晚,几乎随时都可递交。
和英国一样,澳洲高校接受学生通过参加语言班的形式来达到英语要求,降低了语言成绩暂时不达标的学生的入学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语言班需要提供UKVI类型的雅思(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或PTE考试成绩才能入读。
-
均分83.61,雅思6.5,成功申请爱丁堡大学电影编导硕士
Wan同学,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专业,均分 83.61,雅思6.5,录取爱丁堡大学电影编导硕士。
爱丁堡大学电影编导硕士采取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实践的方式,致力于攻读纪录片导演的MA学位。它融合了对当代电影实践的分析与实际的电影制作。学生可以选择制作创意纪录片或“混合”影片,这些影片不受类型定义的限制,并且推动叙事边界。通过研讨会和指导课程来开发这些技能。学生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学习、工作,有助于探索电影形式,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叙事语言。
学校鼓励以电影社区的方式进行合作,促进重要的思想交流,从国际访问的电影制作者中汲取灵感,并且学校有专门的纪录片实践团队支持学生在实际的行业中工作,鼓励探索新兴技术采取新的方法。
该学院往届学生的毕业作品在国际上表现良好,经常获得BAFTA奖、RTS奖以及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过去五年中,有一部MA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一位最近毕业生的电影入围了奥斯卡奖。
爱丁堡大学电影编导硕士申请要求
#作品集要求
包含一个完成的电影链接,可以是任何形式,但必须配有:
·英文字幕
·展示电影制作的技术技能
·展示导演经验
同时需要在申请中附上一份简短的书面声明,描述你在电影中的工作。说明你的实践背景。如果你提交的电影是虚构的,你必须在个人陈述中说明为什么你希望制作纪录片。
需要将视频上传到你选择的网站(例如YouTube、Dropbox等),并将链接添加到在线申请的作品集上传部分。(不接受需要密码或登录才能访问的电影链接)
#申请材料
作品集
个人陈述
语言成绩证明
#语言要求
雅思:总分7.0,每部分至少6.0。
托福(包括家庭版):总分100,每部分至少20。
C1高级(CAE)/ C2精通(CPE):总分185,每部分至少169。
Trinity ISE:ISE III,四个部分全部通过。
PTE学术考试:总分70,每部分至少59。
(学校要求英语语言资格必须在你申请所要学习的课程开始日期起不超过三年半,除非你使用的是雅思、托福、Trinity ISE或PTE,此时资格证书不得超过两年。)
-
双非院校,均分80,录取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Li同学,双非院校,均分80,录取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旨在培养商业分析方面的熟练人才,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和工业革命 4.0 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此课程满足了业界对技能娴熟的毕业生的需求,这些毕业生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能来解决业务挑战。课程还提供学生实践性的业务分析问题的机会。此课程适合打算从事商业分析师职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正在寻求职业发展或变革的在职成年人。此课程培养学生成为 “与时俱进、与众不同及金牌级的人才”。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商业分析硕士申请要求
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CGPA 2.75 及以上;
雅思 5.0 分,或 MUET Band 2,或其它相同等级语言成绩。
-
重磅︱上海将新建两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中外合办大学逐渐高攀不起了?
重磅消息:
上海将新建两所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又有大动作
上海的教育越来越国际化啦
根据2024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点,上海支持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新一轮建设发展,推动建设“上海中德科技大学(暂名)”“上海中英艺术大学项目(暂名)”。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将参照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兴办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2023年6月12日下午,签约仪式的中国会场设在同济大学,德国合作伙伴视频连线出席,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合作筹建谅解备忘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学大学、齐陶/格尔利茨应用科学大学等六方共同签署。
借鉴德国合作伙伴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的成熟经验,中德双方在临港新片区合作举办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既是上海发挥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填补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空白的创新之举,也为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探索更加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流的舞台。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由德国实力最强的37所应用科学大学组建,受联邦教研部(BMBF)委托并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支持下开展国际合作,成员高校遍布全德,学科专业以工科为主,围绕周边现代制造业企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研,学科设置与临港新片区产业需求契合度高。
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HTW Berlin)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一,机电工程、企业经济、经济工程、经济信息等专业实力最强。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学大学(WHS Zwickau)是历史最悠久的德国工程师学校之一,其建校可追溯到早期汽车工业的发展,如今为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输送人才。
齐陶/格尔利茨应用科学大学(HS Zittau/G?rlitz)是最典型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一,科研转化能力极强,在能源技术与环境保护、经济社会转型等领域实力雄厚。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合作筹建谅解备忘录在线上线下签署
德方3所成员高校将在联合会的统筹协调下,将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管理经验等各方面的精髓引入“上海中德科技大学”,打造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灯塔项目”,为中德两国输送大量符合其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
作为另一座中外合办高校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
筹建的合作意向备忘录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东华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签署
2022年8月31日
签约仪式设上海、伦敦两个会场
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合作意向备忘录在线上线下签署
东华大学与皇家艺术学院筹办的上海中英艺术大学将合作培养艺术、设计、创意等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一流人才,进一步推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扩大中英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交流互鉴,支撑服务上海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城市发展。
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16届会议,现场通过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一类机构的决议。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新闻网、东华大学官网、东方网、新闻坊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通常是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并且办学的方式必须是合作办学,既不能是合资办学,也不能是外国教育机构或个人单独办学。另外,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主要地点需在中国境内,主要招生对象须是中国公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需要取得行政许可。
按照办学主体分类,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大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以专门的教育机构形式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又可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两种。
独立法人类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外合作大学,截至目前,这类大学共有10所,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这类大学有独立的校名、董事、校长和办学章程等。
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类似大学院校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实行独立管理,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等都属于这一分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是指中方和外放院校以专业的形式进行合作,不是独立的办学机构。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这类中外合作项目数量庞大,分布在全国各地。
其中,拥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院校无疑是最靠谱的,加上2023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目前国内共10所中外合办大学。
学生既能留在国内又能享受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和教学资源,从经济承受力角度说,中外合办大学比美本和英本更低的学费使得它成为性价比较高的国际教育路线。
这几年来随着院校逐步成熟,认可度扩大,申请人数呈上升趋势。
那么目前中外合办大学的录取难度如何?
在大学生就业难被热议的当下
它们的毕业生又表现如何?
下面主要盘点几所关注度比较高的院校
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
上海纽约大学
从23年开始,上纽大整体搬迁到了前滩新校区,不过学生群体依然维持着小规模,2023年面向全国招收251名学生,并且校方有意让中国学生和国际生的比例保持在1:1。与有限的招生计划数相对的是,申请人数近几年来稳步上升。
2019~2023年上纽大申请人数
上纽大在全国择优录取,没有分省设置招生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名额不设上下限,学校综合评价录取:
高考成绩
“校园日活动”评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申请学生往往需要提前一年开始做准备,1月1日前完成网申系统填写,寄送书面申请材料,2月1日前提交托福/雅思/多领国/PTE/剑桥英语/ITEP成绩。
学校会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参加申请中的重头戏——“校园日活动”,决定:
A档预录取:高考成绩仅需达一本线即可录取;
B档待录取:在达一本线的基础上,再经过综合评定后择优录取。
上海纽约大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录取分数线一说,官方也没有公布过相关的数据,如果以往年被录取学生的分享做参考,最低分数线大概在中流211的水平,能拿到A档的学生更是可以上复旦交大985的水平。(2022年A档申请人数2507人,录取人数50人,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就业情况
从学校公布的2022届毕业生数据来看,中国毕业生82%选择继续深造,以美国方向为主。
纽约大学三个校区互通的体系使得学生在申请美研/直博时有不小的优势,录取成绩可圈可点,62%能拿到世界TOP50大学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剑桥大学等。
31%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在国内就业的学生年薪分布情况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Duke Kunshan University
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也通常需要提前一年准备,初步审核通过的申请者会在3~4月完成在线领思英语测试,由招生办换算后计入自主综合评估成绩。
学校采用5-4-1和5-5两种综合评价录取方式,上海是5-5模式,即:
高考成绩(权重 50%)
学校自主综合评估成绩(权重 50%,包括Slate入学申请和补充材料的全面评估“校园日活动” 表现)
23年昆山杜克大学全球范围内招收约450名本科生,海内外本科申请者比去年增加了约85%,达到7282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3956份,江苏、上海和北京的申请人数最多,来自上海的申请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54%,最终300名中国考生被录取,其中江苏籍新生90名。
就业情况
目前昆山杜克仅两届毕业生,不过研究生录取成绩非常亮眼。2022届中国毕业生91.3%继续深造,80%中国毕业生获得全美TOP10及藤校offer。
选择就业的中国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的都有,年薪中位数为26.3万元,最高年薪约95万人民币(13.8万美元)。
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还未公布,不过就目前网上泄露出的信息来看依然延续了去年的势头,藤校除普林斯顿外一个不落,此外还有斯坦福、MIT、杜克、芝加哥大学、牛津、剑桥等录取。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除粤浙沪鲁闽苏六省市考生采取“631综合测评”原则外,其他省市均采用高考统招。
“631综合测评”原则即——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
综合评价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 当综合评价成绩相同时,将依次以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入学测试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
往届录取的学生的高考分数水平在大多数省市内是前1%~2%的水平,英语平均分达137。
23年港中深申请也十分火爆,学校在全国招生计划人数不过1400余人,光是在以上六省内的综合评价测试报考人数就超过25000名,达历年报考人数之最,线上机考筛选后9900余名考生进行线下面试考试。
占30%比重的入学测试也不容小觑,考试涉及面很宽,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的必考基础部分重点考察考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力;高级部分为选考,考核内容包括数学、物理、人文等学科。
阶段二是中英文写作和面试环节。写作环节重点考察考生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社会、对世界、对生活的独立见解;面试环节则重点考察考生英文听说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就业情况
2022届毕业生深造比例78.02%,以英美方向为主,72%左右录取世界TOP50院校,包括MIT、芝加哥大学、哥大、康奈尔、牛津、剑桥、新加坡国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就业地点超半数集中在深圳,其次是上海。平均年薪16.69万元。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宁波诺丁汉大学
除了面向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宁诺对于外省采用高考统招的方式择优录取,港澳台及国际考生则从学校官网招生通道进行申请。报考考生要求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5分;若报考英语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学校的部分招生专业有两种学习模式:
“2+2”模式:即前两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后两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就读;
四年都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模式:第三年提供众多交换及海外学习的机会,不同专业的学习模式详见学校官网。
最新QS排名中英国诺丁汉大学重回前100,宁诺共享排名因此水涨船高,2023年在浙江省内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应声提高至609分,在浙江综合类高校中位居第二,最高录取分数658分,说与211比肩并不为过。
就业情况
2022届学生重87.2%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60.3%前往英国,录取世界TOP50院校的比例为65.8%。
7.8%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平均税前月薪达13,813元。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导向型学习能力的培养,除公共基础课程外采用全英语授课,90%师资招聘自海外。校内教学以研究为导向,让科研老师参与授课,强研科教与产业的转化,增加跨学科专业,开设智能工程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等特色学院。
学制分为:
“4+0”模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
“2+2”模式(前两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后两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
“2+1+1”模式(自愿选择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本科专业模式,大三去利物浦大学)
学校招生分为两种模式:
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仅适用于江苏省和广东省)
高考统招。
23年西交利物浦在多个省份的分数线都涨了不少,在上海投档线比去年上涨10分左右,比特招线高40分左右。
就业情况
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总人数占85.56%,英国方向占75.2%,36.08%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学府,88.98%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校,包括剑桥、牛津、帝国理工、哈佛、伦敦大学学院等名校。
实际就业总人数258人(7.91%),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广泛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财富500强、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海内外名企。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独创“四维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核心,集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通过四方互动,提供全方位关爱与服务。目前在校学生约7000人。
除广东省采用综合评价录取外,对其余省市内地考生在符合学校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要求的基础上,实行高考统招“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录取难度总体来说不算高。
就业情况
2022届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升学的约占81%,83.48%录取QS前100大学,包括11名同学录取藤校,英国方向包括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等。
The HongKong University of Sciecn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年面向广东、四川、河南、山东四个省招生,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按照普通高考录取模式,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不采取综合评价。
根据校方的数据,23年在内地共录取125名本科生,中国港澳台学生12名,国际学生3名。“直博班”在内地四省的录取分数线超过特控线(或一本线)约150分,最高超过164分。
-
收藏!这些澳洲院校毕业的留学生可以直接落户
澳洲的毕业季也到了,想要落户上海的澳洲留学生注意了!!
2024年1月初,上海人社局更新了“留学生落户申报系统”中国境外院校名单!!!
其中澳洲有
6所院校进入到了Top50
3所院校进入了Top51-100
另外30所院校进入了Top500
基本条件
1.获得国外本科及以上学历,归国后要在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网站进行学历学籍认定。
2.毕业回国两年内来上海参加工作并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合同、社保、个税缴纳地必须一致。
3.国外就读期间无社保缴纳记录,以工资薪金为基数缴纳的社保不符合要求。
4.国外学习时间本科满2年,硕士满半年,博士满1年,具体以留学期间的出入境记录、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上载明的时间等综合界定。
5.劳动合同签署有效期≥2年,提交落户申请当日合同剩余有效期必须在3个月以内,且劳动合同要与入职公司签订,不可以出现任何劳务派遣用工
6.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对于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紧缺急需的,可适当放宽年限要求。
7.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证早于结婚证以及超生3个以上不符合要求。
如何界定入境时间:
1)获得外学位证书后回,以留学毕业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2)回国后获得国外学位书,以留学毕业前未次入境时间为准。
3)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结束工作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图片
社保要求
图片
1、境外高校排名前50的本科及硕士生直接落户 (需要通过试用期)
2、境外高校排名51-100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国内外全日制本科)缴纳6个月社保
3、境外高校排名101-500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国内外全日制本科)缴纳6个月1.5倍社保
4、境外高校排名500以外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全/分全日制本科)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
5、境外高校排名500以内的博士直接上海落户,500以外的博士生缴纳6个月1倍社保
下面介绍留学生申办上海户口时对于澳洲高校的具体要求↓
直接落户
毕业于Top50院校的澳洲留学生,来沪全职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
缴纳6个月社保及个税(无基数要求)
毕业于Top51-100院校的澳洲留学生,来沪全职工作缴纳6个月社保及个税后(无基数要求),可申办落户。
按1倍社保基数缴纳6个月社保个税
毕业于Top500院校澳洲留学生(世界高水平大学),按1倍社保基数缴纳6个月社保和个税后(目前1倍社保基数11396元/月,持续到2024年6月30日),可申办落户。
按1.5倍社保基数缴纳12个月社保个税
毕业于非世界高水平院校澳洲留学生,按1.5社保基数缴纳12个月社保和个税后(目前1.5倍社保基数17094元/月,持续到2024年6月30日),可申办落户。
-
阿尔伯塔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录取,并获3000加币奖学金
Zhou同学,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均分3.62/4.33。录取阿尔伯塔大学数学专业,并有3000加币奖学金。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简称“UA”,始建于1908年,是坐落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会——埃德蒙顿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UA也是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以及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阿尔伯塔大学是加拿大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多年来与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居加拿大研究型大学TOP 5,本科提供超过300个专业,五个校区,18个大院系,共有超过38000名学生。
在所有本科专业中,地球科学、石油化工类、化学、商学、农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最为著名。学校的3M杰出教员(加拿大本科教学的最高荣誉)数量在全加拿大第一。
阿尔伯塔大学本科申请流程
本科申请需要准备的一般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
1. 满足申请的专业需要的必修课要求
2. 高中成绩单,G12成绩要满足所申请的专业的需求
3. 语言成绩证明(如需)
4. 缴纳申请费(无法退款)
5. 部分专业有其他具体的要求或补充材料需求,一般会在Launchpad中显示
6. 申请宿舍并选择住宿楼(如需住校)
7. 经常查看Launchpad,以免错过通知
阿尔伯塔大学本科申请截止时间
2024FALL的申请时间线跟去年一致:
10月1日开放申请,绝大部分本科专业的申请截止日期为3月1日。
所有学生在2024年2月13日之前必须要上交自己最终和最新的期末成绩单。
阿尔伯塔大学本科申请注意事项
1. ESL/ELL的学习时长不计入连续3年的学习时间内,同学们最好尽早准备好雅思或其他语音成绩,避免突然被要求提供。
2. 如果你的申请被拒绝了,不代表你的申请就关闭了。只要学生在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最终的G12成绩单,校方会自动重新审理该申请者的资料,再决定是否发放offer。
3. 阿尔伯塔大学对于符合要求的新生奖学金给的比较慷慨,也是为阿省吸纳人才的方法之一,有些奖学金会随着offer自动一同发放,但有些奖学金可能需要额外申请,同学们注意好时间线。
-
最后的捡漏机会!格拉斯哥大学商学院降低录取要求,还有这些院校也调整24fall申请要求!
24fall英国硕士申请正在进行中!第一轮基本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真的是卷疯了!
利兹大学有的专业今年均分猛涨5-10分;KCL的工程、信息系统也不再接受双非院校学生申请;爱丁堡大学的法学院申请要求直接从Band C提升至Band A;曼大无差别发拒信;南安普顿大学直接把雅思成绩从6分拉高到了6.5分,诺丁汉6个专业学术成绩从2:2提高到了2:1,还有的院校抛弃以往的好习惯,对于无雅思的学生直接发拒信。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QS前百院校竟然在降低申请要求!!要捡漏的第二轮申请赶紧冲吧!
格拉斯哥大学
2024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76
格拉斯哥大学商学院重要通知:
亚当密斯商学院针对中国本科的录取清单有所下调,现已开放Band C院校申请,GPA要求85+。
要知道,格拉商学院之前对于Band C的院校是不予审理的。目前“自降身段”扩招,不管原因几何,但这对于之前在观望却不敢下手的小伙伴来说,无疑是一件重要利好。
格拉给出的消息称:
针对list中Band C档次的院校,GPA 85+申请格拉接受审理;
针对Band C院校GPA85-88的申请,格拉会将其放到Gathered Field中;
针对Band C院校GPA89+的申请,格拉将直接发放offer;
之前因Band C院校被拒绝的可重新递交申请,格拉将重新审核并尽量于24年1月15日签重新发放录取。
Q:什么是Gathered-field?
A:Gathered-field制度是指在申请通道全部关闭后,学校才会开始集体审理这些申请。在这种制度下,所有申请的学生都被放进了同一个池子里比较,不论递交申请的时间先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审核的公平性。
杜伦大学
2024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78
杜伦大学今年的QS排名从去年的92位,上升至78位,按理来说一般情况下,排名提升就意味着申请要求,即将起飞。
LIST新增
但杜伦大学反其道而行,不仅没有提升申请要求,反而一口气增加了超百所院校,往年杜伦大学的List方面要求严格,别说独立学院,就是很多双非一、二本都不在名单内。
今年新增的百所院校中,还包含不少的二本院校,杜伦大学今年新增的名单院校,除了商科专业外,其他各类专业的申请都没有限制,往年不在List内的学生,今年可是一个好机会,看看你的学校在不在这新增的百所院校内,在的话,速冲!
调整均分
杜伦大学今年各个专业的平均成绩要求在80%以上,对于24fall的均分要求普遍下降2-3分,就算是热门的商科专业也降低了。目前list内的大部分院校,均分降低了2分,少部分学校降低了3分,只有几所大学的均分保持不变,另外教育和TESOL也是被集中降分,之前的82档降低到了均分80,而均分要求85的学校,则没有什么变化。
雅思要求:最高为7.5分,单项不低于7.0;最低要求总分为6.0单项不低于5.5。
伯明翰大学
2024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84
伯明翰大学商学院硕士课程入学更新要求已出,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抓紧第一次的宝贵机会进行申请,成功率大,具体汇总如下:
商学院硕士课程入学要求更新
商学院硕士课程(MBA课程除外)申请要求985院校,均分75%;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2(总榜)或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总榜)排名前100的大学、非“985工程”的其他“211工程”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均分要求80%;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2(总榜)或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总榜)101-200位的大学均分要求85%。
谢菲尔德大学
2024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104
去年排名96位,今年排名受某些大学影响,排名104位。相信明年一定能回到前百!
LIST新增
今年放宽了中国院校的梯度,从往年只接受软科排名top301+,今年直接扩到软科590排名的院校,管理学院更是从只接受软科排名前100的中国院校,扩宽到接受前200的院校。
除了数据课程、信息管理、数字文化传播、文化数据管理与传播、电子电气工程外,其他所有的研究生课程都将接受来自于top590院校的申请。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可接受的院校名单并不是保证所有的学生等都会被100%录取,哪些来自排名更高院校的申请者更有可能获得offer。
与此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之前因为院校排名问题而被拒绝的申请可能会被重新考虑,涉及课程包括:全球新闻、东亚商务、管理学、创意与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管理与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实践、金融与会计。
符合重新评估的学生,招生处将会直接与这些申请人联系,请注意查看邮箱。
调整均分
软科:
1-100:985/211的学生加权均分75%
101-200:加权均分80%
201-300:加权均分80%
301-500加权均分85%
201-590加权均分88%
雅思要求6.5分,小分不低于6.0
虽然各院校对于申请学术课程时,未达到英语语言要求的申请者,大多数院校可以给与有条件录取,在课程开始时达到所要求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但今年有的院校,学生在申请时没有语言成绩直接发拒信,还有有把一部分的学生申请全部放进同一的等待区,等所有的申请通道关闭后,集体审理申请,无论递交时间的早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审核的公平性。
申请建议
院校降低了申请的门槛,意味着申请人数暴涨,有捡漏的可能,但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有硬实力才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正确打开方式,如雅思刚过线的学生,在众多申请者中很难杀出重围。刚刚结束考研的学生,想要把留学纳入考虑范围内的,知道该冲哪些学校了吧!
-
面对“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的选择,出路在澳洲留学?
2024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录比也有所增长。
共有261.3万考生完成报名确认,225.2万人实际参与考试。与去年的142.2万相比,今年的参考率高达86.2%,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在2020-2024年期间,国考的招录人数逐步增长,从约2.41万人增至3.96万人,但依然难以满足广泛的报考需求。本次考试的参加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1。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报名截止日期,前十个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达到了超过1700:1的比例,其中最热门的职位更是达到了3572:1的报录比。
与此相对比,教育部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同比下滑8%,这也是2015年以来的首次报考人数下滑……
与往年相比,考公人数增加了,考研人数却下降了
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考研不如直接考公考编。”
考研人数今年骤降,专家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回归理性了。但其实理性选择的背后,往往是对种种现实的感知。
推免比例不断上升
近年来,推免比例不断提高的消息频频惹人关注。这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方向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源质量。此外,不同类型考生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清晰,推免生与统考生之间似乎无形中出现了一道楚河汉界,“学术”与“职业”分立两边。
图源:人民网
可这对于苦苦备战的考研人来说,可并非好消息。保研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得到双一流高校仅存的上岸席位难度越来越高。不断增加的保研人的涌入,加重了考研人的焦虑。
就业难把学生逼上考研“独木桥”
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唯一选择。一方面,部分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在学术领域进行发展。另一方面,招聘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考生的“规避就业”心态因“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而加剧,最终选择考研。
中国教育在线《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近年来,不断暴增的毕业生,让大学生就业成为万军过独木桥。当研究生学历成为筛选简历时的“入场券”时,考研“理所应当”成为了最新的“门槛”。然而不得不走的独木桥,却越来越窄。
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2023年,硕士入学的毕业生们,发现就业甚至不如三年前。本科毕业的同学已经稳定工作两三年,而自己还在辛苦求面试;曾经看不上的工作单位,如今连面试门槛都够不到……
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
部分学生发现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未必会比本科毕业的同学要好,当年的选择与机会可能比今天更多,在综合考虑性价比之后,考研不再成为最优选择。
弃考人数居高不下
每年从备考初期甚至到考场上,弃考现象都会轮番上演。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人数为17506人,弃考率约36%;报考上海交大在本考点考试的8744名全国考生中,弃考率近30%。
图源:院校官网
那么,大家为什么选择弃考?原因是复杂的。有的同学工作没有把握,当遇到更好机会时立刻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是“跟风”报考,进入考场后意识到自己准备不足于是临阵退缩;有的同学准备充分,但进入考场后遇到种种意外手足无措,只好提前结束;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和不断变化的考试内容,更是难上加难;更有人认为,即使考研,三年后未必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索性弃考……
但是,“弃考”并非知难而退。降低精神内耗、减少时间成本、明确自身定位、果断转换赛道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与其“无用功”,不如尽快转弯。
但除了考研、考公、考编以及国有企业招聘这些“体制内”机会外,大学毕业生有其他更好的机会吗?
面对如此情况,也有很多人选择国外留学进而走向选调之路也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澳洲硕士留学为什么如此受青睐?
陆本背景今年选择的澳洲的中国学生有明显增加,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澳洲大学QS排名集体上升。
陆本同学留学读硕后大部分是要回国的,所以大学排名是绕不过去的。
根据最近两年的政策,回国落户、选调生申请基本都是以世界前50作为门槛。如果你就是以进一所前50名大学为目标,那么申请澳洲大学的难度要小很多。
澳洲大学适合低GPA逆袭。
很多申不到QS前100英国大学的陆本同学,却能拿到QS前50澳洲大学的offer,你品品。陆本双非低绩点逆袭选择,可以利用好这一点。
费用适中,学制短,性价比高。
和欧美相比,去澳大利亚留学费用低,而且澳洲高校学制安排比较灵活,有1-2年不同学制,选择灵活,学生可选择假期修读和加修学分。
学历互认。
中国教育部已和澳大利亚政府签订了学历互认的协议,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澳洲38所政府公立大学都获得了中澳双方的共同认可。全部位于世界700强之内。
移民、打工机会多。
澳大利亚政府允许留学生在课余时间打工,海外学生允许课外每周20小时兼职。学生通过打工可补贴生活费用并借此了解澳大利亚社会的方方面面,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机会。
现行移民政策更是注重对学生工作经验积累的培养,相关条件符合后,可获得两年的工作签证,以此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砝码。同时,澳大利亚需要大量技术移民,学生可参加澳洲政府的“Professional Plan”。
如果你有在国外工作的想法,澳洲能提供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澳洲留学生合法打工时间长,工签申请比英国、美国容易,工签时间长,移民难度相对低......
多元文化。
澳大利亚是个多元文化荟萃的国家,种族多元化也是很多院校的特色。澳大利亚的大学不但十分欢迎海外留学生,而且很关注学生不同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更多不同的异域文化,对学生更好地融入澳洲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治安好+自然环境优美。
与其它西方国家相比,澳大利亚是个”安全“的地方,环境舒适,安宁,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美丽的自然环境也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显着特点。
留学澳大利亚,学生可充分感受到繁华都市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此外,澳大利亚气候温和,比英国、欧洲或美国的国家温暖,气候更接近于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
高福利+高回报。
投资虽然也不小,但是和国内研究生比较,回报率更加高。在国外工作一般年薪30-50万人民币年收入。消费却和北上广这些地方差不多。在澳洲,攒钱买个房子后土地永久都是你的。另外澳洲的福利待遇确实不错,看病不花钱
缓解就业压力+创业环境好。
国内目前就业压力大,失业率太高,很多的人才不被重视;而澳大利亚700万平方公里只有2000多万人口,许多职业在紧缺列表之中,就业好,福利好,包括创业环境好,不像没有国内有条条框框的约束。
从澳洲硕士的教育体制看四大亮点
【创新和启发】:澳洲研究生教育沿袭了西方文化的特性:不强调标准答案,但非常注重创新和科技。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
【独立和实践】:在澳洲就读研究生课程,参于项目和课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课题或者项目常常需要学生深入到政府、企业、社区甚至大街小巷,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材,以获取一手的数据和材料,看重事件的发生和过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独特和团队】:团队作业(GROUPASSIGNMENT)是澳洲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亮点。在澳洲的大学里,一个大的课题通常需要3-4人合作完成,从查找资料、设计文章框架、内容分工、制作演讲幻灯片,到最后的演讲,都由一个团队协调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主动和参与】:在澳洲读硕士,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硕士两种。这两类硕士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对学习主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学生通常需要完成部分的课堂授课和一篇2万字左右的研究论文。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角,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大量与专业相关的主题讨论,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可以说,澳大利亚的研究生教育在给予学生优秀的教育质量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在学习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创新的角色。
-
UCAS公布中国学生留英体验报告!信息量满满
UCAS公布一份报告——全球视角:中国学生留英体验报告。
报告中一大重点发现是,英国大学应该利用中国学生对创意艺术学位日益增长的兴趣,以保持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
报告中还有其他重点,并且信息量满满,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
热门专业发生变化!
中国是英国最大的本科(UG)全球市场,通过UCAS录取的国际学生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目前来自中国的申请学生比来自威尔士或北爱尔兰的学生还多。
UCAS与培生合作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学生选择赴英留学的热门专业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商科一直位居榜首,在2023年的录取中占26%,比2013年的43%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对创意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兴趣增加了一倍多,从2013年的4%上升到今年的11%,成为第四大最受欢迎的专业。
2022入学申请中,中国学生五大热门申请专业分别是商管、创意艺术与设计、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类、数学。
为了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该报告强调了英国高等教育(HE)应该如何在商业课程之外更有信心,并积极向中国学生推广更多学科,如创意艺术和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和工程。
目前申请院校也高度集中在伦敦和高录取要求院校,英国高等教育还有在不同地区、不同大学和学院扩大吸引力的空间。
与此同时,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老牌和新兴目的地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
新的UCAS周期结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学生申请人数自2014年以来首次下降,从2022年的33660人下降到33195人(下降1%),而录取人数从去年的18500人下降到17400人(下降6%),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学生留学趋势分析
这份报告中,还有其他关键发现,有关中国学生全球留学趋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受访者的反馈:
十分之九(91%)的中国学生会推荐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
中国学生同时考虑多个留学目的地——63%的申请人申请或计划申请除英国和中国外的另一个国家,包括美国(40%)、加拿大(39%)和澳大利亚(27%)等热门留学目的地。
声誉(62%)、教育质量(60%)和文化体验(46%)是中国学生选择英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2023年,76%的中国录取率是高录取要求大学或学院,而三个地区(伦敦、约克郡和亨伯以及西北)占中国录取率的一半以上(57%)。
超过三分之一(35%)的中国学生被安置在伦敦地区的大学或学院,这很可能是由于该地区院校的集中以及首都的全球声誉和吸引力。相比之下,北爱尔兰不到1%,威尔士不到1%,英格兰东部不到2%。
在英国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中,近四分之三正在考虑在英国攻读研究生学位。在英国(43%)或中国(34%)找工作也很受欢迎。
十分之九(91%)的受访学生在申请英国留学时宣布拥有英语语言证书。
UCAS相关专家解析
UCAS临时行政总裁Sander Kristel指出,来自中国的学生对英国的大学和学院有着积极的评价,认为英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声誉和教育质量。英国的创意艺术产业发展迅速,拥有领先的电视、电影、时尚、设计和音乐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学习。然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并不确定。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以保持全球竞争力并吸引中国学生,同时平衡学生的分布,帮助英国保持国际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
培生英语语言学习公司总裁吉奥·吉奥瓦内利说: 英国仍然是中国学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学生们热爱学习,重视教育质量,提升未来就业前景。90%以上的中国学生具备英语资格证书,这有助于他们快速适应环境,建立社交圈子,并充分利用在英国的时间。中国学生在英国分布广泛,许多人会学到不同地方的英国短语和单词。培生英语语言学习公司与UCAS合作,共同支持学生在英国学习,寻找更好的方式帮助所有国家的学生获得英语技能,并帮助英国保持国际学生的高质量学习目的地地位。
中国是英国第一大生源国
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UCAS数据,23Fall入学,一共752,025人递交UCAS申请,比上一届(761,740)减少9,715人。
UCAS总申请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国际生申请数没有随之下降,反倒是逆势上涨,比上一年增加了2,260人。
非欧盟国际生中,中国大陆地区申请者人数仍旧占据绝对优势,不过23入学中国学生申请人数33,195人,比上一届(33,660人),下降了465人。
23fall中国学生offer率58.1%比上一年略有增加,但实际录取率为52.4%,比上一届的55.0%,在录取率上也是有所下降的,申请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高。
中国学生申请偏向于高录取要求的牛剑G5王爱曼华,以及热门的工程、计算机、数学等专业,竞争更是十分激烈。
2023中国申请者主要申请区域分布:
G5申请不是一蹴而就,一定要长期规划,拉长战线。提前规划并认真走好每一步,才能离offer更近。
最近还有一个有趣的数据。
随着中国小留学生数量逐步增加,这引起了英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英国时间的10月10日,英国寄宿学校协会(BSA)与康联卓越(Connxcel)联手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3英国低龄留学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汇集了来自近千名中国家庭的观点、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洞察。
其中,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英国学校,原因之一是因为国内教育压力逐渐升级,这一比例高达73%。这在2021年仅为41%。许多家长正在认识到,英国寄宿学校提供了多元的教育选择,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目标是逃避竞争。在这份报告中,有55%的家长明确表示,他们之所以决定让孩子留学英国的最主要动机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他们相信这将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更广阔的未来前景。这显示出家长们对于英国教育的卓越品质和未来机遇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73%的家庭选择留学的理由是因为太卷
在疫情后的时代,不断变化和未知的教育政策已经让一些焦虑的家长开始冷静思考,反思他们孩子的未来应该如何选择教育路径。他们希望为孩子的教育抱负提供更多多样化的选择。
最新的报告数据表明,中国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英国留学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留学提供了更全面的全人教育。然而,来自国内教育体系的压力这个因素显著增加,从2021年的41%上升到2023年的73%。这表明了中国家长对于国内教育的竞争激烈性和压力的担忧,这一问题逐渐成为他们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此外,那些将目光投向英国寄宿学校的家长们实际上有更具体的目标。其中一半的家长认为,英国寄宿学校能够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多机会,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比例从2021年的33%上升到2023年的50%。这显示出家长们在教育选择方面的日益明智和理性的态度,以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影响家长做出留学决策的因素中,与前两年的调查结果相似,孩子的意愿(占比71%)和独立程度(占比76%)仍然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相反,家长的意愿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仅占比20%。
此外,留学的最佳年龄和时间点也显著影响着家长的决策,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在去年的35%基础上增长到今年的45%。这表明了家长们对于在何时、何地、何种方式进行留学决策更为谨慎,他们愈加注重确保选择的时机对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最为有利。
这种趋势反映了家长们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明智抉择,以确保他们为孩子的教育和职业道路做出最佳决策。
此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英国预备学校(6、7、8年级)的学生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从三年前的7%增长到今年的11%。
这些家长已经认识到,让孩子在更小的年龄段就开始留学,比直接从中国的学校进入英国中学体系更有利。这不仅有助于更加顺利地进入高质量的顶尖中学,还能够加速英语语言的进步。
中国家长依然青睐低龄留学
和前两年的报告结果基本一致,中国家长仍然认可英国和美国作为两个最佳留学目的地。然而,今年的问卷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大学留学目的地方面新增加了中国香港地区。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留学目的地对就业前景和未来移民可能性的影响逐渐变得更加重要(今年的占比为28%,而在2021年仅为12%)。这显示出家长们更加注重确保他们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后,还能在职业和移民方面拥有更多机会,这反映了他们对于孩子未来成功和幸福的持续关注。
家长格外重视学校与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之间的匹配。这意味着需要对孩子在学术和其他品质方面的潜能进行准确和真实的评估。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学校的学术水平,还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价值观。他们明白学校的使命和文化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不仅仅关注学术排名。
关于留学择校的信息来源,家长们表示大部分是根据“留学机构的推荐”。这表明了家长们愈发信赖专业的留学机构,以获得有关学校选择的合理建议和信息。这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确保孩子接受最适合的教育的承诺。
同时,在校生家长中也是超过88%通过留学机构申请英国学校,靠个人申请的只有不到10%的比例。与过去两年数据相比,通过留学机构申请的比例正在稳步上升,2022年为86%,2021年为78%。
由此可见,留学机构在整个入学过程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建议对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有能力向家长推荐多所学校并提供详细的介绍来匹配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因此,留学机构的咨询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完备的资质,并且还要对所推荐的学校了如指掌。
英国教育体系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
英国的教育政策一如国内,不断地发生调整和变化。这些政策的出台往往会对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家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英国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大国际留学目的地,中国学生的看法和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移民前景已经成为选择英国留学的重要因素。在2021年,仅有12%的家长将其视为重要,但今年这一比例升至了28%。这反映出家长们越来越注重确保孩子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机会,并有移民的可能性。
当涉及到毕业后工作签证(PSW)的期限缩短时,21%的中国家庭表示这将使他们考虑到其他国家留学。此外,如果牛津剑桥大学对私立学校的招生录取率下降,20%的家庭认为这将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而56%的家庭表示可能会因此选择其他国家留学。
最后,如果英国政府决定对私立学校的学费征收增值税(VAT),即学费可能上涨至最高20%,这将影响到60%的家长的决策,接近9%的家长明确表示,如果政策如此,他们将选择其他国家。这表明政策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对英国寄宿学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决策者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这一问题。
中国家长择校看什么?
与前两年相比,中国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仍然把与孩子的个性和能力的匹配放在首位。其次,他们看重学校是否具备照顾国际学生的经验以及学术排名。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学生宿舍和其他学校设施被认为相对次要。
然而,今年的白皮书问卷中特别增加了一个新选项,即“学校是否提供英美大学双申请”。这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受访家长认为这一因素非常重要(18%)或重要(36%)。
这显示出家长们越来越关心学校是否提供这种双申请的机会,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更灵活地选择未来的教育和职业道路。这也反映出他们对于为孩子创造更广阔未来前景的愈加明智的决策。
留学规划:越来越开始早规划
通常情况下,顶尖名校的申请不仅具有一定难度,而且还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申请这些优秀学校通常需要提前准备2-3年。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留学的家长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现实,他们更加重视提前的准备时间。这一比例从26.5%上升到了38.9%。这表明家长们逐渐认识到早开始准备对于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的重要性。
这也强调了家长们在确保孩子能够进入他们理想学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以确保他们的孩子获得最佳的教育。
然而,对于在校生的家长而言,他们的反馈略有不同。在"不到六个月"这一选项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今年占比为32%,而在2021年时为23%)。这可能与一些家长在过去三年内推迟了留学计划,而现在重新考虑开始计划有关。
至于准备期,"6-12个月"的占比为43%,较2022年的46%稍有下降,但与2021年的44%相近。另有25%的家长表示他们的准备期长达"12个月以上",这一比例在2021年为33%。
这表明一部分在校生的家长倾向于更短的准备期,可能是由于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准备,或者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留学计划。这显示出在校生的家长对于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有所不同,可能受到特定情况和需求的影响。
不论是计划留学的家长还是在校生的家长,他们都非常注重确保孩子在新的寄宿学校生活中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的准备工作通常包括广泛的学术课程和课外活动。
在计划留学的家长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英语能力的提高(79%)、人际沟通和社交技能的培养(52%)以及对英国文化背景的了解(47%)。这显示出家长们认识到了在英国留学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和跨文化交往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而在校生的家长所选择的前四项准备工作分别为:英语能力的提高(占比高达95%)、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知识(46%)、对英国文化背景的了解(40.5%),以及人文学科(39%)的学习。
这表明,在校生的家长更加强调提高英语能力,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在英国留学,语言能力的进步对于融入新的学校和社会非常重要。
此外,STEM课程知识也受到了关注,这反映出对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视,这些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文化背景知识和人文学科的学习同样被认为对于孩子的综合发展和适应新环境有帮助。
不管决定何时留学
永远是那句话“早做规划”!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