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授课制的硕士,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校方所要求的语言成绩和相应的学士学位。语言成绩方面,香港的高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的高等学府有所不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虽然也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语言考试的成绩,但是这些国家的高校可以为语言成绩未达到要求的申请者发放conditional offer。获得conditional offer的申请者,可以在专业课学习之前先期抵达学校,到大学附设的语言中心缴费后,参加一定时间长度的语言培训课程。语言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即可顺利进入到相应专业课程开始攻读硕士学位。香港的大学并没有语言中心,因此,如果申请的学生没有达到校方所要求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就不可能获得录取。很多内地学生往往关心雅思和托福成绩哪一种更加有说服力。无论你准备参加托福考试,还是准备参加雅思考试,只要你能够获得学校所要求的成绩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同一所高校,不同的课程也会对申请者有不同的语言成绩要求。通常而言,理工科专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新闻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则对英语的要求较高。
由于授课制硕士往往不提供奖学金,申请人还必须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香港各所大学的硕士学位的学费有所不同,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学费往往也有不小的差异。通常而言,学费往往在8万至12万人民币左右。再加上每年约5万元人民币的生活开销,在香港攻读一个授课制硕士学位的全部开销应该在13至17万元人民币左右。和英、美等国家相比,香港留学在开销方面,的确拥有不小的优势。
在出路方面,硕士毕业以后,约有一半的内地学生选择回到内地工作。另一半学生,则选择了留在香港工作,或是转到北美等地继续深造。通常而言,由于授课制硕士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实用,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也往往有较大的优势。研究型的硕士在毕业后,一部分继续留港攻读博士学位,另一部分则凭借硕士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转到北美更加顶级的大学攻读博士。通常而言,研究型的硕士一般都会在毕业以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所以对于并不想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学而言,大可不必申请这一类的课程。
申请学校时千万不要盲目地轻信各类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虽然媒体每年都会对全港的10所高校进行排名,但是这些排名在香港本地的影响力颇小,也基本上不影响香港本地学子的选择。务实的香港人更加看重的是每年媒体公布的各专业最佳课程排名。在这个排名中,媒体会列出各个专业本港的前三名,以供申请人报考志愿时参考。换而言之,与内地学生先选学校后选专业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香港本地学生一定是先选专业后选学校。香港很多高校都会公布历年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并且对各个专业的平均薪资进行排名。从过去几年的排名中可以看出,热门专业的学生,即使毕业学校不甚理想,依然较容易获得一份报酬不菲的工作;而冷门专业的学生,即使出身顶级名校,依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很多还可能会被迫改行。硕士学习是一个投资颇大的人生决定,希望大家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