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返回 首页
谌同学 96个月前 提问
想知道,在温彻斯特艺术学院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96个月前回复
留学生涯,总是那么让人充满期待和未知。有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雀跃;同时,又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迷惘。

对一个即将让大家交付未来几年人生体验的地方,仅仅靠天气、交通出行、饮食信息怎能道得清?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比听听当地留学归来的学长学姐的心里话,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心的呢?

今天,立思辰留学360特邀采访了南安普顿大学—时尚管理专业的W学姐,听学姐给你说……

留学初衷,渊源早定

说到留学的初衷,大概是渊源早定……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服装,虽然那时候并不懂什么叫“设计”。10岁的暑假,我偷偷把我爸从台湾带回来的连衣裙裁了一半下去,改成了马甲和半身裙。那个时候只是感觉喜欢,没想太多。

后来,在国内读了纺织品工程的本科,大三的时候很巧,拿到一个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的冠军,那个时候就想:如果能出国就好了。于是就用这个成绩,申请了南安普顿大学时尚管理这个专业,心想国内没见过,应该挺好玩的。

就这样,我拖着爸妈一大堆的关怀,在朋友一声声的祝福中,来到了英国。

初见温彻,“慢”养老

其实一开始对即将一个人踏上陌生国度,心理上还是有点抗拒和抵触的。不是说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容易心怀恐惧么,大概就是那种感觉。

但是经过国际航班将近2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人的状态俨然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所以在落地时能看到南安的接机团队还是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他们当时身穿统一的T恤,给我们发食物和水,告诉我们外面有大巴会把我们带到指定的宿舍,那一瞬间觉得——简直得救了~

后来搬到温彻斯特,南安所有的艺术类专业都在这个校区,和伦敦那些城市比,温彻简直像是个养老的地方,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完全没有繁华都市的节奏。

从语言课开始,我明白deadline就是生产力

在英国留学一年零两个月的时光里,我的堂课,就是大约历时6周的语言课。

正式上语言班的日子。一开始还好,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外对中国人的写作特别不满意,语言课里作文量超多。

基本上,周五得到新topic,下周一报proposal,周三交初稿,周五交定稿,然后当天又会下来新topic,如此往复。不过往复的前提是字数从500渐渐涨到2500。

大家基本从语言课开始,就经历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当时就明白了什么叫deadline是生产力。因为睡不够,所以食物上就开始大量囤货。一周做一次咖喱,一吃吃一周。

用蹩脚的英语,抱tutor大腿

专业课之初,由于文化和授课风格的差异,各种碰壁挠头不可避免。

记得学期,有一门课叫做research skill,那时候对于research还不太懂,对于qualititive research和quantitative research更是一窍不通,啃下来废了很大劲。也没什么捷径,就是有机会就下山(WSA的宿舍在半山腰)到学校找tutor,算是抱大腿。

但问是最有效的方式,不管你的英语多蹩脚,问就对了。

这些设计师,一个两个绝壁怪诞

我们当时Fashion Management和Fashion Design在一个楼学习,经常能看到他们以怪异的姿势撅在地上搞创作,墙上、地上、走廊、厕所、天花板,可能除了我们的教室剩下都是designer的地盘,到处都是他们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

喜欢和不同专业的人聊天,他们的想法都特别有意思,designer不肤浅,相反他们其中有些人想法非常深刻,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想很久,对我而言是很大的启发。

懂批判性思维,行尊重之礼

不同于中国人受传统教育而成的定式思维,外国人更提倡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这似乎是英国人特别引以为豪的事情,它会最大化避免思考的片面性。

还有respect each other(尊重彼此),大概就是“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吧,你不知道你想要的别人是不是也想要,所以不要judge别人,也别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沉迷于温彻的人,并不羡慕伦敦的节奏与繁华

虽然很少人知道,但温彻也曾是英国的旧都。如今这里虽然比不上过去的繁盛,但更像是一座充满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小镇。不论是南安普顿还是温彻斯特,都是英国少见的一年四季有阳光的地方,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这里少有伦敦快节奏下的扑克脸和时而突变为阴霾的坏心情。

真的生活一年下来,很多人会爱上这样的氛围,一个地方不大却非常安全的小镇,每当一个人走在温彻斯特的街道,便可细细感受小镇日常的琐碎。

在这里,你无需费力地对突如其来的熟络报以回应,却也能在阴冷的英国冬季感受与陌生人四目相对互相微笑的瞬间。

你会感受到自在与融洽,而这在伦敦、纽约那样的城市节奏下却很难得。

难得的是,在温彻这个地方,想要任何资源和机遇,你一伸手,就能触碰到,前提是:你要伸手!

伦敦的各种资源其实我们用起来没大差,像是V&A的展啊,时装周啊,学校都支持甚至组团让我们去看。毕竟南安离伦敦很近,从Soton坐火车到waterloo也才一个半小时,这跟北京堵车比根本毛毛雨,不算什么。

打开天窗,告诉学弟学妹的话

如果说选这个专业之初,我还算是一个“门外汉”,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磨砺,我愿与,把我的切身感受,分享给更多喜欢时尚的学弟学妹。

时尚管理,这是个针对时尚领域但涉及范围很广的学科。时尚品牌从定位到受众人群,从产品设计趋势到市场产业的生产流程、成本控制,从分销渠道到营销策略,全部都会涉及。通俗点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个品牌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吧。

国外的生活并不比在家那么容易,但挑战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让我们历练之后多点机会成为极少数人。

希望大家都可以努力去实现理想,什么事情都积极应对。引用我的偶像王潇的一句话:“学习从来就是一片田地,田地的特点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种得毛。”
向提问
© 2005-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